魏俊强:今天我就利用剩下的时间,给大家介绍一下诊断的思路。我们说现在修车呢,应该是七分诊断三分修理,我们说十年的汽车变化,尤其是中国的汽车变化,应该从一个简单的机械的系统,完全变化了一个计算机控制的系统,在这个系统当中呢,我们说由于它的控制系统的连续性和复杂性,造成了一个故障的现象,不能够就一个位置而定,是一个系统的变化,所以在这个系统的变化过程当中,我们在诊断过程当中,就要依靠很多的思路和思维,如果只是简单的处理的话,可能就会失误,这种失误率很高,随着车辆的技术不断提高,失误率越来越提高。所以在这种诊断的过程当中,我们如何减少失误,准确的判断相应的故障,也就给我们提供了对于汽车运行、使用,包括故障排除,提供了一套方便的思路,那这套思路就我的实践经验过程,和我在一段时间内总结的一段思路的整个方法,然后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。
大家可能看到这个题目,可能在四年前,大家可能看到过,我讲过这个问题,包括每年都讲这个问题,但是每年讲的题目没有变,但是内容是有一个根本变化的,因为一个维修的思路不是一天两天所形成的,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,还有一个长期不断更新的过程,给大家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,大家以前常说怠速不稳,就调一下节气门,把节气门调高了就可以的。那如果换了新的节气门,该不稳定还是不稳定,我们说它现在不是简单更换的一个过程,因为现在的汽车应该是说在计算机辅助下控制的一自动化的系统,那这套系统来讲呢,包括不管是电机本身是一个动力系统,包括ADS,包括空调,都跟发动机某一个地方紧密的牵连起来,我们只单独的考虑了一个简单的现象,而这种现象的造成可能来自于不同方面的影响,来自于变速箱的影响,来自于空调的影响,甚至来自于ADS的影响,大家可能暂时联系不上,但是当你诊断一定的过程之中你会发现,这个故障恰恰是一个很简单的现象导致的,或者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造成的,而你用了几天的工夫,迟迟解决不了,因为你的思路很窄,你没有打开思路,因为你觉得因为影响这个问题的条件可能只是单一性的,实际上现在一个故障现象的出现,可能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很多,那到底这个原因当中的层次是什么,主要原因是什么,次要原因是什么,还有什么辅助原因,当你把这所有原因都统统考虑到以后,你才能真正的把一个车辆给修理好。
给大家举一个间的例子,大家过去没有听说过发动机的清洁养护过程,现在可能都在使用,那么早期的养护过程可能就是清洗是最多的,拿出来清洗干净以后装上以后就好了,现在大家是不是还在做拆卸的动作呢?可能仍然在做,但是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?很难起到作用,甚至是不起作用,那么大家检查一下高压线,有高压线的话检查,现在有的车没有高压线就检查其他的东西,等等的原因就是一个怠速的问题,可能造成的原因很多,那如果可能还有气门积碳,还有节气门的积碳等等等等,一系列的原因,最后造成了一个现象,也就是说这个现象可能对于能够经过分析以后,可以把现象分的很细,但是作为修理工来讲,很难把一个现象看成是一个现象,用户所说的现象很简单,就是怠速悠车等等,在客户来说就是一个故障,但是作为修理工来看,是不是看成不同的故障,比如一个养护故障,这个属于正常养护过程,跟大家换机油一样,为什么更换机油?更换机油的周期是什么?是一个养护过程,也就是设计师在设计完发动机以后,就制订了整个的养护过程,这个养护方法以及养护过程是指这个机器继续长寿命使用的过程,如果不去给他更换润滑的机油,那有可能不是机油的慢慢丢失等等问题出现变化以后,会加速发动机的磨损,所以才给你设定了不同周期的更换。
有时候我们说机油是更换的,可能在10几年前,更多的一些车用户是不知道的,油少了我们再加点,少了再加点,最后油底的机油垢完全达到了多厚呢?大概将近两升,这个用户从来不知道更换机油,也不知道保养,现在的用户肯定做保养没有问题了,而到底做什么毛病,保养做的过程是什么,也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修理工要给用户设定的一个,就是整个车辆在使用的过程当中,在使用周期过程当中,到底我们定期要做什么内容,比如定期的做保养,这种保养的建立是为了避免他一些故障的发生,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像污染性的故障,那么污染性的故障,如果我们按照标准的修理方法修它,那思路就错了,因为它的节气门可能积碳,气门也积碳,会造成启动困难,冷车启动困难,加速可能无力,同时油耗会增加,同时怠速会不稳甚至悠车,那么这么一系列的故障,只用一个工艺就可以修理掉,那么经过这个工艺维护就完了,是故障吗?不是,过去的修理工用很多的方法修理,做了很多的调查数据,一看节气门积垢太大了,清洁之后,好了一段时间又来了,还是这个故障,他发现流量计的数量不对了,因为流量计污染了,把流量计更换了,又好了一部分,过一段时间又不行了,他发现可能发动机过热现象出现,这个时候再做相应的积碳,那就是说一系列的问题是重复的给用户进行一遍一遍的更换,最终能不能好呢?每次换零件,只是有现有改变,不能彻底,只能好了40%,好了50%,有可能最好的时候好了70%,但是车没有彻底好,而且车的周期和维修的周期越来越短,一年当中,除了维护保养以外,正常的维修应该只有一次,加深保养也可能有两到三次,一个车一年维修的次数不能够很高,也就是说一般正常的维修我们说不能够说超过六次以上,但是有一些车一年甚至修八次到十次,原因是什么?车没修好,另外可能你用的配件出现问题了,配件质量达不到要求,等等这些原因,实际造成的最终结果,我们还是有一个组关键的问题,问题没有找准,也就是说你在治理一个车的故障当中,你是就故障想故障的,而你解决问题了,你只解决了一个系统当中的某一点,不是你的零件有问题,也不是老板怕花钱,买了副厂配件,副厂配件是可以用的,交通部七号令公布,配件三种,一个是原厂配件,一个是副厂配件,一个是维修配件,质量周期是不同的,这种情况下,有一些配件是很差的,可能出现周期很短就坏了,包括原厂的配件怎么样,我们看金杯,金杯的旅程表,新的换上三月换一个,换上三月又换一个,为什么坏?都是新的,原厂配件,就是坏,而且不同周期的,我们这个车一年都没换,那个车三月老换一个,是本身的仪表的问题吗?还是本身线路的问题?没人说的清楚,因为包括4S店在内,包括我们更多的修理厂已经不再研究一套维修工艺了,而在诊断过程当中,也不追求把整个系统造成故障的原因找到,而只是把故障现象找到,而解决了现象,没有解决根本原因,所以车辆不会有长寿命的运转,也就是说故障周期就会缩短,我们叫无故障周期越长,那说明我修好了,哪怕一次多花点钱修好了,车稳定了,然后用户是满意的,那你成天让用户花钱,每次花的很少,花的不多,但是一年花了10次、20次,用户就烦了,他会把这个车的品牌整个给否定掉了,认为这个车成天全是故障,下回打死不会买这个品牌了。
原因是什么?更多大家会看到,宝马、奔驰这种品牌,包括我们看它的好是车的本身质量好吗?整个是一个售后服务的诊断系统相当好,有什么故障,包括我们看奥迪,不是没有故障,故障率很多,只不过是售后服务当中技术支持很强,故障的排除很快,而我们看到国产的很多小品牌,大家认为它质量不好,为什么质量不好?是我们服务体系,包括它的4S店,由于维修能力不够,造成故障修不好,造成了这个车一年修了10、20多次。
我之前做节目,有一个《汽车江湖》节目,一个奇瑞车在三个月之内修了11次,你说是车的问题吗?最后我看完那个故障,那实际就是服务站的问题,跟车没有关系,因为那个服务站在开始的时候就没有发现这个故障的原因,他给客户换了很多很多部件,都是跟那个故障有关系的,但都不是造成这个故障的原因,最终最后一次给彻底解决了,就是11次的循环还没有把故障修好,难度就是这个4S店本身对这个车没有车透,没有了解,只是用简单的更换零件的方法修的。
所以我们说车辆在交通部的规定里面有一个进厂检验、过程检验、出厂检验,而我们进厂的检验过程是被轻描淡写化的,因为只是客户简单说说,然后员工就给接进来了,或者是老板不懂,拿钱我就给你接进来了,然后是修理工,比如水温高,水温高有很多的原因,怠速水温高,怠速开空调的时候水温高,行高速的时候水温高,很多原因是不一样的,用户可能说我这个车水温高,你没有问他行车的条件。
修汽车的条件一个来讲问是很重要的,因为一个车的使用环境下,在不同的驾驶习惯的条件下,产生故障的规律是不同的,我们大家可能会在你买车的时候,为什么要买本地,就是适合于本地的地质的车?像奔驰车,大家说了,如果买一个本身不是出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奔驰车,你会发现水温很高,而空调不是最好的,暖气肯定最好的,因为它是寒带车,你把寒带车开在一个热带处,到了夏天水温一定会高的,因为它没有设定到环境条件这么恶劣,如果到南昌、武汉可能水温达到120度,这么高的水温客户肯定害怕,那是正常的,但是你不可能改变它的设置,因为它是在30度以下温度运行的,如果超过30度,可能就会超越它的设置。
我们在诊断高度中,你一定要了解用户使用的习惯,也就是说我们发现故障以后并不可怕,这种故障你没有问的很清楚,条件不充分,这个时候有可能你没法判断故障,可能用户说了,我这个车辆加速无力,你说加速无力,加速无力的结果你要不去试车,你不亲自感觉,可能不知道用户反应的是什么,你更不知道用户的驾驶的习惯。比如很多的用户买了新车,普遍的使用两三个月以后,发现发动机的车缸燃机、爆杆,可能你发现,一批车下来,如果都爆杆的话,像最早的时候福特,包括最早出来的蒙迪欧、福克斯都有出过这种,一使的时候“嘎嘎”叫,因为它的油耗很高,在整个环境条件下,应该说它没有考虑到国内的这种道路条件,所以设计过程中是欧洲新搬进来的时候,肯定发生这样的问题,后来把点火的时候调慢了,就解决了这个。
同样的道理,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是不是有问题?同样也是有问题的,因为中国人的使用习惯,包括这个用户的使用习惯没有改变,手动挡的,在高速发动机上,应该把发动机转速达到2400到2700转再换档,1500转他就把档换完了,车的扭矩和负荷这么大,能不爆燃吗?肯定爆燃,由于驾驶的习惯不同,造成这个车的积碳产生的机率特别快,开始的时候新车可能适应度很高,随着发动机积碳的增加,适应度越来越窄,这个时候怎么办?两个条件,一个是改变司机,一个是改变电脑,那改变电脑能使用更多的用户使用不同的驾驶习惯的要求,但是一样,你丢失了经济科学,油耗会增加,丢失了动力科学,因为点火时间慢了,一切的损失来自于驾驶习惯的损失,那么你如何改变用户的驾驶习惯。
我们在诊断的过程中,在思路过程中就四个思路给大家介绍,一个是诊断的目的,一个是诊断的方法,一个是诊断的设备和诊断的分析。首先给大家介绍诊断目的,我们诊断一个故障,一个最关键的点,如果还能够真正的把故障诊断出来,我们诊断分成三步,第一步就是听用户说,或者我们要用用户可听懂的语言,我们要问到的问题进行设计,所谓设计来讲,不是用户说什么就是什么,你要用你的标准语言让用户给你解答,像大家去医院看病一样,如果你会说,你的病可能医生下药很准,如果你不会说,比如一个哑巴看病捂着肚子,就是肚子疼,医生怎么看病呢?医生只能通过他的经验检查他疼痛的部位,有没有压痛感,有没有反射,通过这个知道你是什么问题。
作为我们修理工相当于给汽车看病的过程当中,你不能全遇到哑巴呀,那个车本来是哑巴,今后可能会说,今后的车一定会说话的,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提示用户,什么什么故障,我发生了什么,不难做到,车已经说话了,它告诉你什么故障,什么信号,什么丢失,甚至还有记录痕迹,它已经说话了,说我什么时间发生问题,在车速达到120公里到140公里的时候,我发现了发动机的转口率达到了3%,它不是不会说,只不过它的语言你听不懂,通过我们的解码器翻译出来,它会说话,但是你得知道它的语言。
首先我们修车满足谁的需要?大家说修理一个汽车的故障,这个修汽车的故障中,满足谁的需要?一定是满足用户的需要,为什么?因为每一个车特征都是不一样的,同一个品牌,同一个时间造出来的车都是不一样的,比如说噪音能分开吗?异响才能分开,包括气门顶的异响等等能分开,那么除了这个以外,噪音大,很简单,用户说我这个噪音大,你能解决吗?你说解决不了,用户肯定觉得你的技术不行,那怎么解决?你想它的异响到了一定的原因。首先修车不管什么车,最后满意的是用户,因为用户要达到他的目的,他要花一些钱,要把这个车恢复到他所感觉的性能,如果有一个人开一个小拓拓来,让你修成奔驰一样?你肯定达不到这个要求。
有的人开桑塔纳来,说把这个车的油耗修成跟小拓拓的油耗一样?你肯定也做不到。常常有人说你给我修修,我的油耗现在高了,原来是7个现在是8个了,甚至是9了的,耗了两个油,那么为什么油耗增加呢?可能他搬家了,原来是走高速路的,他现在搬到城里来了,他堵车了,堵车以后什么感觉呢?这么长的油耗,比如标定是7个,捷达、桑塔纳基本上是7个油,真正用户开的时候达到了9个,因为他平均时速30公里,他开100公里需要开3个小时,那个怠速不耗油吗?那么1.8、1.6差不多,一个小时的怠速油耗是1.5升油,没了,他是3个小时走了100公里,当然不是连续走下来的,但是他用3小时走了100公里,其中多那两个小时干嘛去了?都在怠速周期运转。换句话说,都没有按照正常的油耗进行,他在堵车,那这个油耗没有了,那这个油耗高吗?肯定不高,所以这个车想修好不用动哪,哪都不用动,让用户选择一个路线,平均时速60公里以上的,行了,这个车修好了。你再给他修,他还回到原来那个路上堵,弄不好越修油耗越高,因为没修之前,它已经调整到最佳状态了,你把喷油嘴清洁了,它的喷油量增加了,过两天油耗又涨起来了,所以用户不理解。
也就是说我们在诊断的过程当中,首先我们在做问诊的过程当中,也就是问给客户的时车是时候,我们要倾听客户的诉说,故障发生是什么时候发生的,用户是第一个掌握的,如果他说冷车不好启动,他开车是热车,你要说搁到第二天早上起来,有故障修没故障就搁着,用户肯定跑了,行车50公里以上,这个车突然起火,你是不是去上高速跑去?你的驾驶习惯跟用户不一样,问题就不出现了,所以这个时候你不知道用户发生故障的时间、条件,以及他发生故障的内容,就是我们常说的故障现象,抱怨。
首先我们要倾听这个客户的苦诉,通过他们的诉说知道一个基本的参考资料,为我们建立这个思路,建立故障准确判断的过程,奠定一个最基本的基础,也就是我们说客户的使用条件和资料在这里面显得特别的重要,你问不好或者你不会问,也可能造成没法修,我们业务员有时候很简单,问客户是什么毛病,用户说水温高,然后问水温高什么问题啊?用户就急了,我要知道我找你干嘛呀,你不能这么问。水温高,你要对用户说师傅最近什么时候发现的,比如5月份发现的,原因是什么?可能花很少的钱,甚至不花钱,就给客户一个方法问题就能解决了,因为到春天4到5月份的时候,满大街都是灰尘,满大街都是树毛,树开花了,花也开花了,飘的都是毛,飘到了水锅里了,能不开锅吗?所以要做周期性的保养,这个保养是很关键的,同样的问题出现,你要问空调使用了吗?使用了,4月份不会使空调,水箱堵了再用空调,上哪用去?进一步证明是树毛飘进去了。
5月份的时候没开空调,天热了把空调打开了,才发现水温也高了,所以这种情况下,我们叫问清客户所发生的问题,用户的问题可不是说绝对的问题,用户说什么你就修什么,那你这个修理工还是修理工,当然有没有用户说了我们一定照着做呢?一定有,这不是诊断项目,是项修的项目,用户说你把四个轮胎给我换了,你说不行,我得检查,行吗?不可能,挣钱的机会谁不干啊,你一定要建议他为什么换轮胎呀?他说噪音大,我给你选一个噪音低的轮胎,如果你给他换一个新的轮胎,用户说你这个轮胎换的什么呀,怎么噪音还那么大呀,比他的噪音还大,那问题不就出现了嘛,他就会不满意,你一定要考虑他为什么,因为他原来换的是低噪音的轮胎,你给他换一个普通轮胎上去,他感觉到噪音更大了,别看花纹磨的快平了,他还觉得噪音大。
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我们从用户的需求来讲,你要考虑到他的抱怨,他对什么不满意,修理过程一定要满足客户的这种抱怨,我让你修理半天干嘛呢?你修半天,干半天活,干活不由衷,累死也无功。你干活不情愿,客户也是不愿意给你花钱的,你要给他建议一套方案的过程中,一定首先要知道用户最担心的是什么,最害怕的是什么,最希望这个车不出现什么问题,有一些用户最担心的是价格问题,怕花钱,你可能用一些副厂的零件就可以了,便宜也好用。如果你给他换灯就花了500块钱,他肯定抱怨。
第一要倾听客户的诉说,第二,要通过用户的主诉,我们能不能亲自做一个实验,就是来确定故障发生的现象的存在,或者我们会找到一种规律,这种规律可能有时间性的,我们不可能做到,那只能听用户去说,还有一个是没有时间性的,是暂时性的,我们让用户做实验,因为我们作为诊断师来讲,或者修理工来讲,如果你不会做这个实验,你就找不到故障,因为有一些故障是特定的情况下,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,比如变阻器,里面的结构很复杂,里面含有单项导轮,这些故障出现以后往往你是发现不了的,因为这些部件平常是不工作的,只有某个时间才会工作,那导轮坏了这个车的油耗就会增加,发动机变阻器没有增扭作用,仍然有耦合作用,这个时候启动的时候,明显的表现出来发动机迟钝,那是发动机的问题吗?不是,是变阻器出现问题了。
轻轻加速的时候没有问题,当你急加速的时候,发动机和车子之间不能分离出来,车就不走了,有一个加速的过程,等到加速过程当中还是慢慢的又缓和起来了。
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在寻找它的故障的部位,这种部位不是说简单的外在的表现,而必须我们会找到实验的条件,你没有一个标准的实验条件,你不会找到相应的故障,所以每一个故障都有一个对应的实验条件所产生的,那么对应的实验条件下会产生一组或者几组数据,这个数据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比较值。
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你怎么确定喷油器是否堵塞了,就看喷油时间,这个喷油时间大家看到基本是一样的,甚至怠速的喷油时间要高于两千转的喷油时间,两千转的时候,发动机的喷油时间是最短的,时间虽然很短,但是整个本身的总喷油量是不少的,因为是喷油时间乘以转速,怠速虽然时间很长,但是怠速的喷油量总量是不增加的。不管是从哪一个点上讲,也就是说这三个喷油时间你能找出相应的故障吗?有什么变化吗?我们说没有什么变化,但是唯一造成这三个时间同时变化的只有一个传感器,什么传感器造成的变化?应该就是后面监控的,因为所有的喷油时间最终运转以后,要追踪到后期的排放,如果排放当中只要一出现问题,那马上时间就要进行调整,如果不调整的话,排放就不能满足三千转的要求,就可能会烧毁,过去可能是设计出来的,加速有加速的时间,其他的都有,现在更多的时间是以环保为主的时间,这个时间更多的服务于我们的氧传感器,或者是我们的后边监控系统,或者是排放监控系统,那么一旦在这个排放监控系统出现问题以后,可能会造成车辆的加速问题,油耗问题等等,那么这种情况下,在你的数据读取过程当中,你发现一定要调这几个数据,打开一个发动机,你一定要知道某一个控制系统,假如就发动机而言,控制系统的关键数据是什么,不是很多的,任何一个系统可能只有几组是最关键的数据,只有几组关键数据,一般是看四到五组关键数据,你能确定50%以上,确定50%以上的故障有四到五组的数据调出来,马上就能解决了,如果能调出十组数据,起码能解决90%的故障。
过去的发动机做不到这一点,现在的计算机系统已经做的很精细了,已经监控的很精细了,所以我们现在跟过去的诊断书不一样了,以前我们可以拖开仪器,但是现在不能了。
现在我们更大量的数据是靠电脑在后期运行的不断修整正过程,所以我们调这个发动机,还有其他系统的,像门窗系统、座椅系统都可以调到一些数据叫做学习数据。我们反过来讲,在一个准确找利用故障的时候,我们要找出一些数据方式,用哪些数据很关键,打开设备,一看一个电脑几百条数据,你把这几百条数据做逻辑运算,大家都做不到,如果你拿10条和10条比就是100条,就是100个可能性,如果再加一点,这边100,那边100的话,如果只比一次是一万,如果排序下来的话,就是上千万数据的运作量,你是做不了的。整个系统当中,无非就是三个主要的系列的数据,一个数据就是刚才讲的传感器的数据,一个数据是你需要调的,传感器给你的真实数据需要看的,这个数据来讲呢,比如发动机转速,就发动机而言,发动机转速你肯定要看,要想影响速度的怠速稳定性的,包括在影响某一个转速下稳定控制的,是不是要看节气门体,节气门体的数据你肯定要看,节气门位置的传感器。除了这个以外要看喷油的时间,因为喷油时间混合器的浓度决定了转速的稳定性,点火时间的稳定性也是确定了它的稳定度,只有四个数据。大家说这四个数据是不是一个主要数据,这四个数据在这个车就能活,如果这个数据之间转速没了,你想把这个打着了可能吗?不可能,你没有喷油信号,时间太宽了,然后你一看,本身标准的事,碰到十毫秒了,转速能不加吗。所以这几个数据是致命的,什么都不看也得看它。接着再看辅助数据还是信号,温度数据,因为温度决定了发动机有一个过程,有冷启动控制等等,这种情况下你发现水箱漂移了,它应该在原来的地方结果没在,跑到别的地方去了,水温到在55度过不了60,那怠速就高了50转,高了100转,油耗在增加,喷油时间多了一点,大家认为是冷的,但是现在车已经热了,喷油时间不会差很到,因为有氧传感器看着呢,多了氧传感器给它修正。
另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,这个电脑多大岁数,大家可能会说,那这个电脑多大岁数啊,有零岁的新电脑,没活,没转之前没激活它没学习呢,等到学老的时候,控制不动的时候,它会发现控制不动了,它有一个修正,这个修正可能是短时修正,是它的反应速度,年轻和老的反应速度不一样,节气门已经积碳了,明显的感觉到速度变慢,为什么呢?没法参考那个数据,电脑怎么办?要用它的不断记忆的程序再修正它,修正完的结果肯定会反应慢,发动机可能出现微量的抖动,用户是感觉不到的,但是作为修理工你应该感觉到,这个时候更多的还是要看学习的时候,不同的车有不同的学习内容,不同的记忆在学习不同的地域,学到家是不是老了这个电脑?它已经从零度学到7度了,你还要它学到多少度?超过7度已经不能控制了,再有需求的情况下,它肯定控制不了了。 |